38岁女子“后脑勺”长巨大肿瘤,上海专家多学科协作成功切除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晓华团队及第九人民医院董佳生教授团队“强强联手”,为一位“后脑勺”到颈部生长了罕见巨大肿瘤(肿瘤长约30厘米,周径超过80厘米,重达4千克)的38岁女性患者成功切除肿瘤,并进行伤口皮瓣移植。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48(1).jpg

九月中旬,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患者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晓华专家门诊。当时,上海的天气仍十分炎热,但患者却穿着厚厚的外套,脖子上还裹着一条大围巾。当患者揭开围巾,张晓华主任顿时吃了一惊,患者枕颈部有一个硕大的肿瘤,肿瘤表面已经破溃,上面还有蛆虫在蠕动,发出阵阵恶臭。经仔细询问病史,张晓华主任得知她是4年前在仁济医院接受过手术治疗,因自身原因未进行术后放化疗。2018年肿瘤复发后,曾先后接受过五次手术。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张晓华主任将其收治入院。

经术前评估,患者营养状态极差,体重已经仅42千克(包括巨大肿瘤的重量),血红蛋白仅为50克/升。张晓华马上组织全院多学科讨论,并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董佳生教授团队一起参与治疗。

在了解听取了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后,张晓华主任整理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方法和应急预案。接下来4天里,患者每天输血400毫升,并结合其他营养支持治疗。手术前两天,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潘耀华给患者做了介入治疗,成功阻断了肿瘤的供应血管。由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介入手术过程中发生了血栓脱落,造成脑内血管分支堵塞,患者出现了右侧肢体偏瘫和失语。潘主任及时通过血管造影找到栓塞部位,通过取栓技术将血栓取出,并联合药物治疗,患者次日便基本恢复了肢体和语言功能。

手术当天,由麻醉科主任医师陈杰施行全身麻醉,神经外科张晓华主任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经过5个小时的连续“作战”,肿瘤组织被全部切除,而肿瘤周围的神经和大血管未受到损伤,取下来的全部肿瘤组织足足有4千克重。

为修补肿瘤切除后留下的直径约十几厘米的皮肤缺损,董佳生教授从患者背部取下足够面积的带动静脉血管蒂的游离皮瓣,并从大腿处取下部分皮肤覆盖在腋背部,最后将游离皮瓣的动静脉血管通过显微血管缝合技术吻合到预留的动静脉血管上,并缝合皮肤,此时已是手术次日凌晨4时。正当手术即将完成时,董佳生教授发现游离皮瓣的颜色逐渐苍白,果断打开已缝合好的皮瓣,并从动脉管腔内取出血栓。再经过两个多小时显微血管缝合,并经长时间观察无异常后,董教授才放心地将皮瓣缝合好。手术整整耗时24小时,终于成功结束。

术后第四天,患者从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目前,病人已经能起床走路,后续将进行放化疗。

(仁济医院 叶佳琪供稿)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