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腹痛,疑是结石“作怪”,不料却是肿瘤!


62岁的老张(化名)近三个月来反复腹痛,在当地医院经磁共振检查被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约0.5厘米大小)”。但治疗三个月后,腹痛还是无法缓解。为查明病因,老张慕名来到上海十院消化科刘枫主任的特需门诊,根据影像资料,刘主任一眼看穿了“结石”伪装,认为这是一个肿瘤性病变。

为明确病变性质,刘枫主任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胆道子镜技术(Spyglss),诊断老张患有早期胆管癌并获取了病理标本,操作过程不到半小。最终的病理结果也证实刘主任的判断: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浅表癌变。

随后,老张坚定选择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是很早期的胆管癌,处理非常及时。

刘枫主任介绍,我国是胆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由于胆管癌在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往往在患者出现皮肤和眼睛发黄时才被发现,故70%的胆管癌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无法手术,而放化疗对胆管癌治疗效果差,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11个月左右。同时,胆管癌也没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影像学往往只能提示病变,无法得到病理,很难明确诊断。传统ERCP下细胞刷检或胆道内活检仅能检出40%左右的胆管癌,对早期胆管癌的诊断作用更加有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近年引进最新一代Spyglass技术,显著提高了胆胰疑难和复杂疾病的诊治水平。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