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轻转重”风险,上海仁济医院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重症监护病房满负荷运转

在仁济医院东院区外科三楼ICU单元病房内,监护仪、呼吸机、高流量氧疗等设备持续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病房内18张床位已全数收满,并特设一张紧急备用床位。一些非气管插管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实施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

一大早,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带领着团队正在ICU内查看患者情况。他表示,急诊高峰过后,ICU病房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东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从2022年12月27日起开始接收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现在绝大部分患者是新冠患者,床位始终满负荷运转,但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依旧是有效、有序的。

 image.png

为迎战重症高峰,仁济医院内的综合ICU、专科ICU、可转换ICU等相关床位均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落实到位,目前有4个ICU单元收治新冠患者。同时还开辟了一个亚重症病房,重症ICU病房和亚重症病房之间可实现双向转运收治,亚重症病房的病人病情加重、需要插管,就迅速转入ICU病房;ICU病房有病人好转,就转入亚重症病房或普通病房。


多科室协同迎战重症高峰

在外科大楼5楼,骨科、五官科病房转为急诊病房,同时还收治着部分重症患者,由全科医学科医生接收患者。上午10时,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何征宇会按时外科5楼病房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给予建议,与责任医生商量用药情况,指导机器使用和参数调整。何征宇表示,在医务处的协调下,普通病房每天会整理出一张病情较重患者的名单,们会依照这张名单,到这些病房进行巡视,与责任医生沟通,及时发现一些高危因素的病人,转入ICU进行救治。通过各科室合作,将预防重症的关口向前移,有效降低“轻转重”的风险,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率。

image.png

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孟超带着四五名医生正在外科5楼病房内查房。在此前的支援定点医院工作中,全科医学科医生们已积累了一些抢救新冠重症、合并基础疾病的经验。他表示,从全科转到急诊重症,对他们来说是完全可以应对的。当然,涉及复杂、重症病例,他们会邀请重症医学科专家们来帮忙把关。这种多科室联动的方式,既可以缓解重症医学科医护力量紧缺的问题,又因为有重症监护室作后盾,可以使重症患者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救治。

据了解,每天下午,仁济医院也会针对重症病人组织院内大讨论,相应科室的专家会协助治疗。

 

重症医学专家下沉社区巡回指导

 2022年12月中旬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成立市级重症专家组,通过市级专家巡查会诊、落实双向转诊、定点下沉指导、远程会诊等方式,统筹安排重症救治专家力量,加强重症患者的预防与救治。作为市级专家组成员,皋源与浦东新区内其余50位来自重症、急诊、呼吸、小儿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对区内基层医院进行指导。

来自市级三甲医院重症医学专家的指导,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陆萍用“雪中送炭”一词形容。她表示,此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多承担着保障社区居民基础医疗的作用,像现在这样收治重症患者,可以说是从零做起,缺乏重症患者救治和管理经验。三甲医院重症专家的指导是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

image.png

“下一阶段社区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二三级医疗机构出院患者的康复、相对轻症患者的治疗等。”皋源说,“建议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快配齐CT等设备,若该需求可以下沉,也能继续有效缓解三级医院急诊就诊秩序,尽早筛查出有肺部感染的患者。

截至上周五(1月6日),皋源已前往4家对口医院巡诊、参与会诊40余例、紧急会诊2例。皋源强调,现阶段除关注重症救治之外,预防性的识别、预警,尽早将药物分配到患者手中,并做好及时转诊是社区下一步的重点任务。


精彩回顾